秘魯概況
秘魯,全稱為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魯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16世紀,西班牙帝國征服印加帝國,建立秘魯總督區,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獨立后,秘魯既經歷了政治動蕩、財政危機,也有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的時期。
現在的秘魯是總統制議會民主共和國,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干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秘魯是發展中國家,人類發展水平為中等,全國約有50%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漁業、礦業以及制造業(如紡織品)。
人口為30,946,000人(2013年),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
同中國的關系
雙邊政治關系
1971年11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2年2月,中國在秘設使館;同年3月,秘在華設使館。2002年5月,秘在上海設總領事館。
建交以來,雙邊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兩國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不斷擴大,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在國際事務中,雙方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在臺灣問題上,秘歷屆政府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2008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秘期間,中秘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兩國外交部于1992年建立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舉行九次政治磋商。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2012年雙邊貿易額137.96億美元,同比增長9.7%。其中我出口53.33億美元,進口84.6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6.8%。中方主要出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服裝等,主要進口魚粉和銅、鐵等礦產品。
2009年4月,中秘簽署自貿協定。2010年3月1日,兩國自貿協定正式生效。
中秘經濟合作發展較快,秘是中國在拉美主要投資對象國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在秘直接投資約40億美元,主要涉及礦產、石油資源開發等領域。
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交流
建交以來,兩國文化交往頻繁。中國文化、教育、新聞、體育和藝術等60多個團組相繼訪秘。1986年11月,兩國簽署文化合作協定。1997年11月,簽署人才交流與合作協定。2000年3月,簽署保護和收復文化財產協定。
2005年6月,中秘簽署《關于支持在秘魯合作建設孔子學院的諒解備忘錄》。2007年12月,中國國家漢辦與秘利馬天主教大學、阿雷基帕大學和皮烏拉大學、里卡多·帕爾瑪大學分別簽署設立孔子學院的協議。
中秘兩國自1988年簽署科學技術合作基礎協定以來,在農業、林業、礦業、水產養殖、中醫針灸等領域開展了專家和技術交流。1995年,兩國簽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秘魯國家科學技術理事會科技合作項目計劃諒解備忘錄》。1990年至今,已舉行過2次科技混委會。
國務院于2004年4月批準開放秘魯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2005年1月,兩國簽署《關于中國旅游團隊赴秘魯旅游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同年9月15日,中國公民組團赴秘的旅游業務正式開展。
軍事交往
建交以來,秘多位國防部長、聯指主席、陸軍司令、空軍司令等訪華。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韋恩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深圳總部地址:寶安中心區易尚中心大廈401室(地鐵五號線寶華站D出口)郵編:518100
深圳分部地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前進二路智匯創新中心A座715-717室 郵編:518126 (文件快遞接收地址)
全國免費電話:400-888-7240 ┃ 電話: 0755-29922403 ┃ 郵箱:info@wayneusa.cn ┃ admin@wayneusa.cn
- QQ咨詢
- 電話咨詢 86-0755-84574599
- 返回頂部